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心態的「慣性」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不少大屠殺的倖存者在二戰後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養成了奇怪的習慣」 — 即便巿場上商品並不短缺,也要往冰箱裡塞滿食物。很多食物儲藏久了就會過期甚至變質,但他們寧可把食物扔掉,也絕不能容忍缺少吃的東西。對這些當事人而言,饑餓的記憶是如此刻骨銘心,他們再也不能、也不想挨餓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生活狀態可以迅速地發生改變,但心態的改變是有延遲的。

 

和祖輩或父輩相比,我們這一代人幾乎從沒有經過饑餓。模糊的童年記憶中,僅有極少部分與食物稀缺有關﹕母親曾經偷偷摸摸地用糧票、菸票和菜巿場裡的農民換雞蛋﹔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內容還沒來得及改變,各式各樣的物資就已經湧入了所有人的生活 — 我第一次意識到世界上竟然存在所謂的「名牌」,衣服、運動鞋、隨身聽中國人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裡基本擺脫了貧困。人們對財富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從甘於貧窮到勇於致富。

 

但是貧窮的心態依然是有慣性的。偶爾在新聞裡看到,有人在公路上哄搶散落的橘子、大米,有人為了幾毛錢的折扣不惜在超巿門口排幾個小時的隊。雖然絕大多數人已經得以免於饑飢和貧困,但有些人依然保有貧窮時代的思維習慣。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相信「為富不仁」。某富豪捐出幾百億做慈善,那麼人們就會假定他的目的是避稅,而非真心為善。他們無法想像有人在積累了如此多的財富之後,居然會選擇主動放棄。佔有、佔有,只有牢牢地把錢攥在手心,才是真正的財富 — 「囤積癖」嗎?貧窮的心態妨礙了人們進一步追問﹕人獲得財富究竟是為了甚麼﹖

 

漢語中「貧」與「窮」兩個字的含義稍有差異﹕「貧」字從「貝」,本義指缺少財物,與「富」相對,意味著物質上的匱乏和不足。《莊子ž讓王》中說﹕「無財謂之貧。」而「窮」字原本為形聲字。窮上邊是「穴」,下邊是「躬」,表示身在穴下,處境窘困,可以引申為不得志。所以, 「窮」更多地指人對自己處境的心理感受。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如今貧人不多,窮人卻不少,脫貧之後還要脫窮。


郁喆雋
讀者第四期201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